|
智能电表真的"跑得快"?看看供电公司和表厂的专家怎么说的?你家电费多了没?” 小编居住的小区装智能电表好几个月了,感觉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去排队交电费了,很是惬意,虽然多出来的时间也不知道都去哪儿了。但那天在小区门口听到上面这段儿对话,小编在网上一查,网上还真有这么一说: 近期一则题为《电表被加速,电力公司干伤天害理事》的文章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流传,文章说:中国75%的电表都被蓄意加速,也就是“走得快”,偏差最大的要快28%,文章分析电表“走得快”的原因是一些电力公司私下要求企业在生产电表过程中将电表调快。其实这样的说法早在2005年就开始在网上流传,而国家电网[微博]公司也曾多次通过官方微博进行否认。但是这一否认并未完全打消网友的疑虑,因大多数电表是由电力部门统一采购并安装,在老百姓眼里“电表准不准”始终是一个“迷局”,那么电表生产企业受电力公司指使蓄意调快电表的说法到底有没有可能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来自长沙的一篇新闻报道: 2018年9月11日报道:市民谢先生家住长沙望月湖小区,他最近发现,家里新换的智能电表上指针总在一刻不停的走动,电表的金额也一天比一天少,是有人偷电还是电表走得太快?谢先生产生了怀疑。带着这份疑虑,他来到了国网长沙供电公司进行咨询。了解了谢先生的情况,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立即对谢先生家的电表进行校准,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为了解答市民疑问,记者今天来到了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一探究竟。 揭秘家里智能电表“跑得快”的真相 据介绍,由于是老旧小区,所以谢先生家之前一直使用非智能表,直到2018年8月30日才更换了智能电表。换装之后没几天,他就开始怀疑表计快,计量失准。9月5日,谢先生来到了营业大厅申请校表。 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于9月6日陪同用户到长沙供电公司计量部进行了表计送检。检定结果显示,误差合格,表计正常。有关负责人介绍,市民产生智能电表跑得快的错觉,是因为智能电表比机械表灵敏,更加精确。为什么市民老是出现智能电表比以前的老表跑得快的错觉呢?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河西供电中心营销部张健告诉记者,新的智能电表比机械表灵敏,更加精确,以前的机械表使用时间长了,会有一定的磨损和误差,同时老的机械表需要一定的启动电流,以前像插头不拔、电视待机,可能电表就不会走!但现在新的电表靠脉冲数显示,而且非常精确,家电待机插头不拔也走字,所以居民就感觉比以前走得快了。 这下,谢先生心里的疑问才得到解答。 电表“不准” 厂家和供电公司都做不到 还有传言说,电表跑得快是因为电力公司在安装时蓄意将电表调快,这种说法又如何解释呢? 今天上午,记者在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了解到,一只电表从生产到送入市民家中,可是要经过重重考验。 电表厂有一校、二检和抽查。质监部门除了对电表厂家资质有严格要求,每一块电表都会接受强制检定,并在入户前抽检部分电表。技术监督部门还会毫不留情不打招呼直接在生产流水线、包装终端等抽检电表。在安装使用前,国家电网公司还会对电表进行淋雨、冲击、沙尘等恶劣环境的抽检及电磁兼容试验等近70个试验项目的检查,保障电表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也能走得很准。各项试验合格后还要送入检定室,进行准确度、耐压试验、时钟误差等7项试验。 同时,经过检验合格的电表上有两个封签,一个是厂家出厂的时候盖的,一个是质部门检定后盖的。如果要打开电表,这两个封签就会被破坏掉,所以不存在人为调快的情况。张健说,一块问题电表流出的概率,确实比较低。
电表本身用电不会计入用户电费中 市民的另一个怀疑点在于,电表本身运行也要产生电流,这个电流消耗是不是也要计入每月的电费中?张健说,这个问题更不用担心,因为电表使用的电量除了来自于电表中的电池,其用电量还被纳入了供电公司的线路损耗,不会产生任何计费。 张健还提到,如果市民确实怀疑自己家的电表走得过快或者被偷电,还有些小妙招可以自己在家先进性测试。“市民可以通过对比家里大功率电器使用前后的用电计数来测试自己的电表是否正常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电表安装到市民家中后,供电公司并不是就“甩手”不管,供电企业还会按照电表抽样技术规范对运行电能表进行抽检,并依托“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对电能表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发现问题,电力工作人员及时上门维护,确保电表走准。 市民可拨打95598申请电表校准 对此,记者也了解到,如果市民怀疑自家电能表计量不准,可通过供电企业提供的申校服务进行检定,拨打95598热线或到当地营业厅提出电能表校验申请,供电企业将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校验,出具检定结果,校验过程完全免费。若对现场校表有异议,可申请拆回供电企业做室内检定,若对室内检定结果仍有异议,还可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记者的调查从杭州一家电表企业开始,这家企业与电力部门合作了40多年,为其提供的电表采购数量达8348万台,记者开门见山抛出了大家的疑虑。 江大川,计量专业博士,华立公司的总工程师,他说生产企业对电表精度的把控共有三道关。 所谓校表就是调整电表计量的准确度,记者注意到这家企业校表的过程全都采用的是自动化。 校完之后走字稳定一段时间,还要重新对每一个表都要重新检验,就是二检。二检目标是误差往零调,全自动的,没有人为干预。 而出厂前,对每一批电表进行抽检则是企业所说的第三道关。这三道必须要全部合格,才能判定这个表是合格的。 虽说对电表精度的把控,生产企业表示有严格的措施,但毕竟都是企业的自检行为,有没有可能像网上传言的那样,企业迫于采购方——电力公司的要求,不得不将电表调快呢? 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程卫东说,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但实际上无法操作,首先计量产品是要法定计量的,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二,相关技术监督部门会不定期到企业来飞检,所谓的飞检就是事先不通知,直接从流水线或者包装末端,成品库里面的表抽检,如果一旦发现不合格,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个灭顶之灾,所以企业不可能为客户去做这种事情。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近100家电表企业中标,每年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几百万只电能表,这近100家企业都通过了国家质监部门考核,具备计量器具生产资质。而事实上在对电表的质量把控上除了企业内部必须的三道关外,质监部门在外部监管上也还有三道关。 所谓电表的强制检定,就是依照国家计量法的规定,每一只电表出厂后都必须交由质监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定。 那么所谓的强制检定是如何进行的呢?记者来到位于浙江嘉兴的浙江电科院(21.270, 0.77, 3.76%)计量中心自动化检定实验区,这里承担了浙江全省电力系统采购用表的强制检定任务。
据介绍,质监部门采取了生产过程中抽检、出厂后强制检定这两道措施之后,在入户安装之前还有第三道关:抽查10%。即使前面一道关漏掉了,后面两道关也是过不去的。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一只电表从生产到安装入户,前后要经历六道关口进行质量把控,其中任何一道关口过不了都不可能安装入户。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近年来对全国单相电能表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合格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网上流传了近十年的有关电表被蓄意加速的说法毫无依据,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然而记者注意到,最近在微信朋友圈中又传出了有关智能电表被加速的几个新说法。其中一个说法是电力部门给用户安装的电表的额定电流大多为5A,相当于用一个1200瓦的热水壶烧水时所达到的电流值,一旦家里电器再多一些,电流使用情况超过5A这个额定值,电表就会以正常值几倍的速度飞快旋转。 第三个说法是,电力部门安装的智能电表本身的耗电量,都被转嫁给了用户。那么网上的这些说法都有科学依据吗?记者来到中国电科院国家级计量实验室,请专家用实验来求证。 当电流从5安加到30安,可以看出误差基本上都保持在零点零几的状态,误差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继续把电流调到最大60安,电表的误差也是在万分位,也就是说网友说的电流如果超出额定电流,电表就会飞走的情况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的。 最后关于智能电表自身消耗的电能,专家表示从电表最初的设计和原理上就考虑了这个问题,是不会计入用户电量的。 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无论是电流变化、电压变化也好、还是电表自身耗电的这些问题,都是电能表国标中常规要求实验室进行测试的项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抗干扰实验,目的都是为了电能表在使用时最大限度不受外界干扰,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由此可见,网络上有关电力部门做手脚,电表里面藏猫腻儿等说法是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 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传播虚假不实信息,不仅会对受众造成伤害,它也会给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该反对虚假信息、维护网络安全。至少再看到这样离奇的消息时都该多一份警觉,不轻易上当、更不要轻信传言。 由此看来,网络流传的有关电力部门做手脚,“智能电表”浪费电,里面藏猫腻儿等说法,是完全没有科学事实依据的。小编提醒:大家也不要再传播谣言了,谣言止于智者!
湖南科达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专业的智能电表产品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