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能表企业漫漫转型路之一、不得不开始出发不得不开始出发 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白炽灯。自此之后的100多年以来,人类的生活就再也没有离开电过。进入近现代后,各种五花八门的电器设备更是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而在中国,近些年在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努力下,“村村通工程”更是让全中国“无电人口”已接近于零。 用电,自然不是无偿的。因此,电能消费如何结算就成为了电力行业发展的必修课。电能消费结算取决于两点:一是电能的单价;二是电能用量。而如何计算电能用量是其中的核心,于是,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成为电力消费的核心环节之一,电能计量器具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设备,电能表应运而生。最早的时候,电能仅用于电灯使用,且电灯制式单一,因此采用按灯泡个数进行收费。而随着工业的大发展,各类用电设备层出不穷,设备功率差别极大,于是,对于电能表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丰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电能表技术也经历了多代的迭代。 1909年,清政府在上海建立第一家电度表维修和校验场所,中国电能表至今已经历经了100多年的历史。卖表,曾经是一件有点传奇的事情,不少人因卖表而富裕。喵喵自在电力行业从业以来,也经历过卖一只表顶得上一次娱乐消费的时代,但看着现在电表的价格,真是惨不忍睹。 中国的电力法,曾经对于电能表的要求是不高的,但也是受当时电能表技术水平不够的限制,因此国内一直执行电能表5~6年强制轮换的做法。有此政策,电能表行业几乎是一个“日不落”的行业,不但有轮换的需求,再加上每年新增的用户,电能表每年的需求量几乎都永远不会有下滑的风险。这个世界上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能如此长青的行业。 但是,电能计量技术在不断发展,各种配套的零部件和元器件技术水平也都在提高,电能表产品的理论寿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时代在变,政府的政策也在变,随着近些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智能电表改造的完成,行业的风向也发生了转变,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提出“不再固定轮换,采用状态更换”的管理新模式。同时,这一轮智能电表的建设成果两网公司也需要时间消化,因此,从2017年开始,在整个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内市场电能表需求已经并将会出现持续下降的情况。这对国内众多电表企业来说都将面临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甚至部分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于是,中国电能表企业如何发展转型,如何破解当前的经营困局,成为了行业绕不开的话题。 |